企业如未报批环评文件就擅自开工,将会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;如以暴力等方式拒绝、阻挠环保部门检查或取样检测,则会进入“黑名单”。市环保局日前就《东莞市环境保护局信用约束管理制度》(以下简称《制度》)向社会征求意见。根据《制度》,企业因环保问题进入“黑名单”,市环保部门会暂停各类环保专项资金补助。
未报批环评擅自开工将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
市环保局公布的《制度》显示,企业如果存在轻微环境违法行为,将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。比如未依法报批环评文件,擅自开工建设;未按规定进行排污申报;未按照国家规定申报登记危险废物;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;涂改、出租、出借或者非法转让排污许可证;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等。
企业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后通过有效措施完成整改,载入异常名录事由消失,可向市环保局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,恢复正常记载。
企业如果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或具有严重失信行为,则会进入“黑名单”。如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、渗坑、裂隙、溶洞等排放、倾倒、处置水污染物,或者通过私设旁路排放大气污染物;非法排放、倾倒、处置危险废物;以暴力、威胁等方式拒绝、阻挠环保部门现场检查或取样监测等。
市环保局通过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等媒体发布环境违法“黑名单”。根据《制度》规定,进入环境违法“黑名单”的企业,市环保部门会暂停各类环保专项资金补助,而且建议财政、金融等各有关部门采取相应限制措施。如构成犯罪,则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市环保局表示,“黑名单”公布期限为长期,并实时动态更新。
“绿牌”企业产品有望优先纳入政府采购名录
据了解,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分环保诚信(绿牌)、环保良好(蓝牌)、环保警示(黄牌)和环保不良(红牌)四个等级。
环保部门将对绿牌企业采取激励措施,予以扶持。如优先安排环保专项资金或者其他资金补助;优先安排环保科技项目立项;新建项目需要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时,纳入调剂顺序并予以优先安排;建议财政等有关部门在确定和调整政府采购名录时,将其产品或者服务优先纳入名录等。
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