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上午,宁波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就《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》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。
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寿永年、副市长万亚伟以及市发改委、环保局、经信委、农业局、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“一把手”到场接受询问。
现场播放的专题片说,宁波平原河网水质堪忧,内河富营养化严重,江南水乡在人们记忆中逐渐远去。
由于大规模围垦造地,自然海岸线消失,宁波几乎成为市民不能亲近自然海岸的滨海城市……
面对这些问题,市政府如何应对,又将采取哪些措施呢?记者张明明
雾霾这么重怎么办?
董学东委员:
近十年来,宁波市大气质量逐年下降,已经成为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。2013年城区出现灰霾天138天,占全年37.8%,比2012年增加42天,是2003年的近4倍。2014年上半年,有71天灰霾,比去年同期增加5天。
造成灰霾的主要因子是pm2.5,这一状况与宁波市以石油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密切相关。目前宁波市产业结构状况,你们满意么?如果不满意,准备采取哪些实质性措施?
市经信委主任林克宇:
雾霾形成主要原因是燃煤排放、机动车排放、餐饮油气污染和建筑扬尘,前两个占比最重。
这几年,机动车排放比例在增加,而燃煤排放比例在下降,主要是加大了燃煤脱硫脱硝工作,接下去将采用天然气排放标准(超清洁排放标准)。
宁波所有燃煤发电,如果只顾自己,消耗一半的煤就够了,但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基地,一半发电要输出,状况很难改变。
我们现在要做的是,改造现有燃煤锅炉,实行超清洁排放,可以把排放总量减少一半以上,这就可以减轻雾霾。
另外,进港集卡车应该加强管理检测,不达标要采取措施,不能让它们在高速上跑来跑去,全部排放在宁波。
宁波优先采用新国标汽油柴油,如果有些车子是外地加油,排放还是会增加,雾霾随着集装箱量增加也会增加。
今年由于重化工业生产形势不佳,加上天气偏冷,空调负荷不大,所以今年可以超额完成节能降耗任务。
节能降耗为何没完成?
郑建飞委员:
宁波大气质量不断恶化的十年,与宁波燃煤总量不断增加成正比。
2013年宁波降低煤耗35.5万吨,但这一年通过审批,镇海炼化、宁波钢铁等5家企业新增能耗82.6万吨标煤,实际不减,反而增加47万吨。
这一年,为什么GDP能源下降值没有完成考核?
我担心宁波煤烟型城市还不能改观,担心雾霾不能改观,而且会越来越严重。
宁波有没有信心,使单位GDP能耗降到全省平均水平?
市发改委主任柴利能:
我们的产业结构“重”、能源结构“黑”,是长期形成的,对当前转型升级带来很大难度和压力。
宁波产业结构进入“十二五”以来发生很大变化,从能耗结构看,2011年,宁波燃煤总量5400多万吨,2012年下降到4500万吨,2013年4600万吨。
重化工业这几年总规模没有大的变化,但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,大宗商品生产不是很景气,能耗趋于下降态势。
这几年,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,发展潜力是很大的,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宁波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。
市发改委主任柴利能:
2013年天气热,发电饱和了,用煤多,造成燃煤增加。燃煤企业规模没有发生变化。2012年燃煤降低,是与调整产业结构有关。
滩涂围垦底线在哪里?
丁定远委员:
宁波有很长的海岸线,是宝贵的自然资源,许多滩涂是改善气候的重要因素,也是小海鲜产地、候鸟迁徙重要场所。
《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》规定,全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得低于35%,但宁波目前仅存28%,相差7个百分点。
这样的严峻形势下,部分区域仍然在大规模围垦,宁波的底线在哪里?
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张南芬:
近几年先后在宁海、慈溪、余姚等地累计围造耕地10万多亩,在海岸线减少中,围涂造地所占比重很高。
围涂造地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,保障了一大批项目落地,比如甬台温铁路、宁波绕城高速、象山港大桥、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。
但这些工程确实对海岸线存在影响,比如自然岸线减少了,洋流改变了,影响浅海滩涂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地质系统。
国土局将尽量不去破坏天然海岸线,下一步要采取措施,强化节约意识,强化规划管控,逐步杜绝对海岸线的破坏。
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