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5日,记者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,我市今年新增293个监测点,开展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卫生监测,以便系统了解我市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,对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。
据了解,根据《2014年河北省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》的规定,我市市区共设监测点50个,比去年增加8个,监测点的设置除涵盖城区内全部的市政供水外,还包括自建供水。水样类型包括出厂水、末梢水和二次供水。此外,我市各县共设立城区监测点48个,农村设立监测点由去年的121个增加到410个,其中包括学校自备井监测点16个。与去年相比,我市农村的监测点覆盖面更广,由去年的选择监测的5个县增加到8个县全覆盖,监测乡镇数至少达到60%以上。
据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的工作人员介绍,我市所有的监测点中,出厂水和末梢水各算一个监测点。同时,我市各监测县根据实际情况在乡镇设置监测点,监测的设置优先选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类型,其次是其它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。此外,在每个县选择2所采用自备供水的学校检测末梢水。水质检测指标按照《生活应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-2006),进行32项水质常规指标和氨氮及可能存在风险的指标监测,其中对市政供水丰水期出厂水进行水质指标全分析。监测点水质检测频次为一年两次,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。
据悉,我市饮用水监测项目的主体工作由市、县两级疾控中心完成。截至目前,我市2014年的丰水期水质检测工作已经完成,枯水期的水质检测工作正在进行中。
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