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行业资讯>> 文章详情

“水十条”即将出台:不能轻易放过污水的债主

分享:
2014-12-15 13:38:58 点击数:3051 作者:水事易

继2013年环保部制订的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颁布之后,中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即将推出。对于越来越陷于环境污染之围的人们来说,这当然是一条利好消息,尤其是对以开展“五水共治”为载体抵抗水污染的浙江人来说,似是一脉清亮澄澈的水淌过心头。阳光、空气和水这生命三要素若是都被污染之物所糟蹋,我们还剩多少活路?为求得经济高增长却先毁了环境,这无异于挥刀自宫。

然而“水十条”的出台,乃缘于中国的水污染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危险时刻。环保部官员日前称,目前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;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;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;9个重要海湾中,辽东湾、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,长江口、杭州湾、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;全国六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……这些数据意味着,在人口密集的中国东部地区,找到清亮澄澈的水已经很难了。

令人惊慑的是,随着“水十条”的出台,将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治理经费。据测算,仅一年的污水治理投资和所带动的其它投入,总投资预计将超过2万亿元。这其中,重点地区污水厂在改造时,平均每吨污水的治理费用约525元。我的天,印象中,一吨自来水的水费原先只需块把钱,涨了价以后也只需几块钱,而一旦成了污水,要把它重新弄干净,其代价竟数百倍于自来水,这下子你知道什么叫做“清水贵如油”了吧。

这笔巨大的投资,据称除了国家动用巨额税收资金,还将吸纳社会投资。“按照国家即将出台的水污染防治的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,促进多元融资,加快实施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。”国家发改委某官员如是声称。看来“市场机制”是解除资金之忧的灵丹妙药。那么与此同时,能不能让那些污了清水的事主放点血呢?若将这笔投资以罚款的形式筹集,借此严惩违反环保法的胆大妄为者,该会怎样?

笔者无意否定加大污水治理投资的必要性,对“水十条”的出台也合掌称善。大战正酣,谁都应该上去抬个担架、送双布鞋什么的。“五水共治”捐款行动时,起初觉得我并非排污厂老板,为什么要我掏出几张大钞?后来转念一想,我毕竟制造了生活污水,还可能使用过排污厂生产出来的产品,就又觉得自己掏得委实少了点。在得知污水治理即将动用一个天文数字时,我坚信清水有望,只是担忧这过程中因未伤及惹事者的半根毫毛,会不会形成“你治你的,我排我的”那种尴尬局面。

绝大部分的污水都是人为造成的,甚至可以说,是少部分人、特定范围的人造成的。全民动员、运用市场机制等方法固然可行,但不能因此轻易放过了这污水的债主,乃至养痈遗患。不痛不痒没法让他们长记性,被割了肉才真正知道疼的滋味,而现在正是可以借此动刀子的时候。


已有0条评论,共0人参与
发布
注册 | 忘记密码?



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

关闭